
图片
真正的认知传递,不是我比你懂,所以你要听我的。而是我能做到,你也能做到。
我有位亲戚家的孩子,上中学之后,一直就不服管教,经常跟父母对着干。父母让她做什么,她就偏不做什么。
他们的家庭条件很不错,前几年父母因为忙生意,把孩子的教育问题落下了。现在想再回来管教孩子,却感觉难如登天,因为他们所说的话,孩子根本就听进去。
他的父母为这孩子,整天摇头叹气。
后来他们就找到了我,问我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。
其实,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讲过,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有两个,一个是陪伴,还有一个是以身作则。
为什么是这样,因为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,很多事情他们其实分不清是非对错,只是觉得有些事做起来“很酷”,显得自己非常有个性,就会想去尝试。
现在我这位亲戚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,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了。我说,现在你们已经不适合再给孩子去讲大道理了,这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厌烦。
那要怎么做呢?
你们现在应该放手,在不会危及到底线的前提,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闯一闯,做一做。然后让她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后,重新对社会形成一个认知反馈,很多观念她自己就会慢慢改变。
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——认知高的人从来不会跟你硬讲些大道理,而是告诉你一些必须的事情,然后放手让你自己去经历,去尝试。
那些爱讲道理的人,可能会存在三个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是,很容易把讲道理当成一种说服,用“正确”压制了“感受”。
说实话,当我听到别人对我说“你应该怎样怎样”,“你不能怎样怎样”,我也会打心底里厌烦。
即使你是我的朋友,我的兄长,我的老师,可你用强制式的方式来管我,怎么可能会让我舒服。
这种道理优先式的沟通,本质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压制了对方的情绪。
第二个问题是,我们很容易把讲道理当成一种炫耀,也就是企图用道理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。
这种情况其实在职场是特别常见的。
很多人在讲道理的时候,不是为了帮对方解决问题,而是为了显示“我比你懂”。
讲道理可不是秀认知的工具,满嘴大道理的人挺让人反感的。
第三个问题,把讲道理当成一种免责,用“我说过了”代替“我做到了”。
这一点,在我开篇提到的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特别明显。
你跟孩子说要多读书,凭什么自己天天刷手机呢?
不要以为把道理说出来,就尽到了责任。道理的力量,从来不是靠说出来的,而是靠做出来的。
那些高认知的人,从来不会去苦口婆心的跟人讲道理。用身体力行的方式给你演示,或者告诉你必要的事情,让你自己去经历,这都比讲一万句道理都管用。
希望大家都能记住一句话:
“别人告诉你的道理,永远都是别人的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你从别人嘴里听到的话,就算是再有道理,那始终是别人的生活经验。他说的道理在你身上是否合适,恐怕只有你自己试过了才知道。
我家孩子今年3岁了,前不久刚开始上幼儿园。
可这小子每天都很晚才睡觉,导致第二天起床时间很晚,经常赶不上幼儿园的早餐。
我跟我的太太商量了一下,没有反复去告诉他晚上早睡的重要性。(话说回来,你跟一个3岁的孩子讲这个有什么用呢)
我们做了两件事:
一是,每天晚上9点钟,我跟太太自己就不再看手机,我们都会去床上躺着。
二是,我们会一起聊聊一些绘本上的有趣故事,吸引孩子过来一起躺着。
慢慢的,孩子就开始形成了一到9点就去躺床上,准备听故事睡觉的习惯。
这就是我说的——行动的说服力,远大于语言。
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高认知的人,从来不会反复强调“你该做”,而是自己要先做到。
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,员工会模仿领导的态度,朋友也会被你的坚持感染。这种不说教,而是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,比任何道理都更有力量。
我在这里再补充一句,其实高认知的人不是不讲道理,而是不会把讲道理当成武器。
他们知道,真正的认知传递,不是我比你懂,所以你要听我的。而是我能做到,你也能做到。
《淮南子》里说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真正的高认知,从来不是把道理这条“鱼”直接送给你,而是教你怎么去“捕鱼”,而且亲身捕给你看。
关于我唤醒认知,突破边界,见证成长的力量,陪你来一场思维进化之旅。每日一更,欢迎点赞,收藏,关注我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炒股网官网,兰州配资平台,广西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